本篇文章1854字,读完约5分钟

赵新瑞老人向记者讲述了当时的地雷战。



时间:中日战争期间

地点:海阳市赵畠村

ymg记者李少鹏摄影报道

“海阳铁西瓜,威名传天下。 咕噜咕噜,咕噜,被炸得鬼子开花了。 ”抗战时期民间流传的歌谣,称为威震敌胆的海阳地雷战。

前几天,“红地图纪念建党90周年”的特别访问行动记者在海阳访问了地雷战的旧址赵畠村,打开了历史的记忆,想再次听到对日军吹风的地雷轰鸣声。

随处可见的地雷战印记

从海阳市政府所在地东村驱车行驶了30多分钟,记者在浓密的行道树旁发现了赵畠的村名碑。 沿着村中心大街往前走,来到省级重要文物保护机构赵畠地雷战遗迹,这个村的会计赵陆宝已经在这里等了很久了。

在地雷战遗迹旁边,矗立着高耸的地雷战纪念碑。 赵先生告诉记者,1995年,中央军事委员会委员、国防部长迟浩田在纪念碑亲笔问题上写了“地雷战精神永住”的大字。

“纪念碑后面的山是文案山。 由于受地雷折磨不敢在街上行走,日军不得不选择山路前进,在山上建设军事设施。 抗战末期的“文案山战”为超越这些工程而响彻四方。 ”。

在赵畠,制造地雷时民兵粉碎的磨盘、发生战斗的街道、民兵英雄赵守福旧居等,地雷战留下的印记随处可见,这些遗迹都留下来了。

老民兵忘不了那一年的地雷战

在村子西南的大路上,赵先生告诉记者,这是当时赵畠村爆炸第一枚地雷的地方。 1943年10月,赵畠村民兵得到情报,日军粮食抢夺队预定从村边经过。 早就从区武委员会收到两枚大地雷的赵畠民兵队长赵同伦,率领民兵在村子西南枣口的山顶附近埋了两枚地雷,一举炸毁了五个敌人。

热点:【烟台红地图】地雷战故乡行

今年84岁的赵新瑞老人是至今健在的为数不多的地雷战民兵之一。 当时16岁的他也参加过这场战斗。 他想起当时路上散落着民众上山开采的石头,他们拨开石头埋了地雷。 为了防止敌人原子弹爆炸报复民众,他们特意在赵畠和邻村中间埋了地雷,使敌人无法推测埋在哪个村子里的雷。

热点:【烟台红地图】地雷战故乡行

“地雷过后,我们不说有多高兴。 敌人远去后,回到现场看到了五滩的血迹。 我想五个敌人被炸毁了。 几天后,我们从隔壁村庄得知,敌人撤退后,从村庄偷了五块门板运送伤员,最终查明了战果。 ”想起第一枚地雷爆炸的经过,赵新瑞老人依然笑得像个孩子。

热点:【烟台红地图】地雷战故乡行

赵先生告诉记者,现在全国各地的慕名来到赵畠村仰望地雷战遗迹的游客络绎不绝。 从今年开始,村子将全力建设赵畠地雷战旅游区的企业品牌,尽可能原始地再现当时传说中的颜色抗战地雷村,让游客更好地理解海阳的红色历史和地雷传说。

热点:【烟台红地图】地雷战故乡行

背景资料:

海阳地雷战遗迹

海阳地雷战遗址位于山东省海阳市行村镇赵畠村。

1943年春,海阳县武委员会在小纪区南埠村召开了各区武委员会主任会议。 县武委员会主任栾上级介绍了平度大泽山区民兵大量部署地雷杀伤敌人的经验,参谋杨兆龙传授了埋地雷的方法,向各区分发了一些铁制地雷。 之后,各区武委员会当场采访民兵,根据地产相继制造了雷、踏雷、绊雷、夹雷、橡胶皮雷、连环雷、子母雷、梅雷、发丝雷、马蹄雷、飞行雷、水雷、三角雷、蝎雷。

热点:【烟台红地图】地雷战故乡行

从1943年5月到1947年12月,海阳民兵广泛展开地雷战,宣布死伤日、假、保军千余名,曾多次受到上级表彰。 赵守福、于化虎、孙玉敏被选为全国民兵英雄,11人被选为民兵爆炸大王。

1969年,在“胶东特等示范爆炸村”之一的赵畠村东松山建设了雷亭一家,在村南大院建设了地雷战展室和招待所。 坦桑尼亚、菲律宾、阿尔巴尼亚等16个国家和地区的领导人访问了村庄。 前中央军事委员会副主席徐前进、副总参谋长彭绍辉及济南军区司令官杨得志等领导也来村视察过。 1977年,被列为省级文物保护机构。 第一遗迹有6处:赵畠第一地雷爆炸遗迹: 1943年秋,赵畠民兵队长赵同伦率赵守福,赵干江在村西南枣口顶附近首次埋了2枚地雷,炸毁了5名伪军。 月牙桥雷区遗迹: 1943~1945年,赵畠民兵在这里埋了30余枚地雷,炸毁了爆炸伤日伪军40名。 南街雷区遗迹: 1943~1945年秋,这里地雷30枚,日伪军80人死伤。 东西大街雷区遗迹:这里打雷40个,日伪军50多人死伤。 鸟居雷区遗迹:这里打雷20多个,日伪军死伤20人。 土炮杀敌遗迹: 1943年夏天,赵守福等人在塔顶,用180斤土炮枪杀了9名日伪军。

热点:【烟台红地图】地雷战故乡行

1995年,在东松山雷亭西建立了地雷战纪念碑,原中央军事委员会副主席迟浩田亲笔题为“地雷战精神永存”。

由于生产生活活动,战斗遗迹已经不存在,纪念设施的保护很好。 每年清明节,当地许多党员、干部、群众、青少年学生都自愿在纪念碑前举行纪念活动,接受革命前传来的教育。

来源:烟台新闻

标题:热点:【烟台红地图】地雷战故乡行

地址:http://www.yccyxh.org/ytxw/1527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