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5140字,读完约13分钟

在2018年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期间,被外界视为发布年度货币政策信号的央行新闻发布会如期在3月9日上午举行。尽管这是一项年度规定行动,但这一次,长期担任央行行长的周小川即将卸任,这进一步加剧了会议的紧张气氛。

被称为“中国的格林斯潘”的周小川今年70岁了。三次连任央行行长使他成为中国任职时间最长的央行行长。在过去的15年里,以周小川为首的央行走过了一段不平凡的历程。

货币政策章节

非典、金融危机,“稳健”应对

过去15年,整个国际经济环境和中国经济发展可以说是又一次“沧桑”。作为货币政策的领导者,中国人民银行一贯实践“稳定”这个词来保护中国经济的改革和发展。

保持稳定,赶走非典的阴霾

2002年12月,周小川正式成为中国人民银行行长。上任后,中国的货币政策可谓是一场“好戏”。从年初开始,人民币汇率问题愈演愈烈,到年中的“121”房贷政策,再到下半年存款准备金率的意外调整,最后到年底悄然推进利率市场化。

2003年2月25日,公开市场交易的交易日从每周二的一个交易日调整为每周二和周四的两个交易日。同时,为公开市场业务中的一级交易商建立每日流动性报告系统。

2003年6月5日,《中国人民银行关于进一步加强房地产信贷业务管理的通知》(121号文件)下发。

2003年8月23日,中国人民银行宣布,从2003年9月21日起,金融机构存款准备金率将从6%提高到7%,城市信用社和农村信用社将暂时实行6%的存款准备金率。

2003年12月21日,超额存款准备金利率下调。中国人民银行金融机构超额存款准备金利率由现行年利率1.89%下调至1.62%,法定存款准备金率维持在1.89%不变。

2003年12月27日,原《中国人民银行法》第12条增加了一款:“中国人民银行货币政策委员会应当在国家宏观调控、货币政策制定和调整中发挥重要作用。”在法律层面,货币政策委员会首次明确在国家宏观调控、货币政策制定和调整中发挥作用。

在2003年央行稳健的货币政策下,中国经济逐渐走出了非典的负面影响。

2008年,周小川在回顾过去五年的货币政策时表示,过去五年,货币政策在科学性和前瞻性方面取得了很大进展。例如,在2003年,公众担心非典是否会拖累经济。然而,从那以后,国务院、中央银行和国家主管部门开始研究中国的双顺差问题,同时开始设计和实施一系列恢复流动性或调节流动性的措施。“现在想一想,我们现在实施的措施基本上是设计好的,2003年开始试行,这说明我们还是很注重科学性和前瞻性的。”

周小川与央行的15年“情缘”

灵活多变地应对全球金融危机

周小川第一次连任时,恰逢国际金融危机爆发,各国央行的货币政策都被置于放大镜下,影响到全身。当时,中国的货币和财政政策被视为经济的“稳定器”,起到了拯救市场的作用。这对刚刚连任的中国人民银行行长周小川来说无疑是一个巨大的压力。

为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引发的一系列问题,中国人民银行的货币政策发生了重大变化,从2008年上半年的适度紧缩到2008年下半年的适度宽松。从2008年初开始,为了防止经济过热,央行在半年内五次上调存款准备金率。然而,随着国际金融危机的蔓延,中国gdp增速连续五个季度下降,经济下行趋势和压力加大,通胀风险突然转化为通缩。因此,央行迅速调整货币政策,开始实施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

周小川与央行的15年“情缘”

2008年1月16日,中国人民银行决定从2008年1月25日起,将存款类金融机构人民币存款准备金率提高0.5个百分点,实行15%的存款准备金率。此后,3月18日、4月16日、5月12日和6月7日,存款准备金率连续数次上调。

今年下半年,央行的货币政策开始180度转变。2008年9月15日,中国人民银行宣布,自2008年9月25日起,除中国工商银行(601398,港股01398)、农业银行(601288,港股01288)、中国银行(601988,港股03988)、诊断股(港股03328)和邮政储蓄银行外,暂不下调。其他吸收存款金融机构存款准备金率下调1个百分点,汶川地震重灾区地方法人金融机构存款准备金率下调2个百分点;9月16日,中国人民银行决定下调金融机构人民币贷款基准利率:金融机构一年期贷款基准利率下调0.27个百分点,从7.47%下调至7.2%,其他档次贷款基准利率也相应调整。

周小川与央行的15年“情缘”

随后,10月9日、10月30日、11月27日和12月23日,央行相继下调了金融机构存贷款基准利率。

周小川曾在“博鳌亚洲论坛2014年年会”上表示,中国经济正处于转型期,有必要使用非常规货币政策工具。

也是在2008年,人们发现周小川突然有了白发,他之前一直给人看黑发。

从行政到市场化的职能转变

在许多人看来,周小川2008年的首次连任可能是由于国际金融危机的非同寻常的选择。2013年,周小川超龄连任中国人民银行行长。

2013年3月13日,在是否连任的问题上,周小川的回答是:“无论我是否连任,所谓实践检验真理,实践检验政策,做对的事情一定会保持连续性和稳定性。”就在几天后(3月16日),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选出了国务院新机构的负责人,周小川成为第一位“三任”央行行长。

然而,就像五年前一样,周小川面临着巨大的挑战。2013年初,“货币是否过度发行”的问题引发了一系列讨论。因此,央行采取了紧缩的货币政策。2013年6月的“资金短缺”仍让人心有余悸。

幸运的是,流动性紧张也带来了积极的能量,央行的调控措施得到了提升,机构和市场的抗压力能力也相应提高。今年,无论是央行重启回购,重启三个月期央行票据和三年期央行票据,在6月份货币市场利率大幅波动时进行非公开长期贷款操作,还是7月份公开市场的“短期锁定”操作,都凸显了央行在货币政策保持中性的背景下管理流动性的思路,即保持银行体系流动性的稳定和适度,引导货币信贷和社会融资规模稳步增长。与此同时,央行更加重视“善用增量、盘活存量”的金融监管,旨在减少货币信贷创造,促进金融脱媒进程。

周小川与央行的15年“情缘”

金融改革章节

参与金融改革是“非常幸运的”

2013年,当“货币短缺”的概念开始影响市场时,中国的金融改革进入了辉煌的一年。在金融去杠杆化的大基调下,以银行和资本利率为代表的金融机构在全球金融市场掀起了一场风暴,并呈现加速趋势。

利率自由化取得了决定性进展

利率市场化改革是中国金融改革的基础。2013年7月19日,央行决定从7月20日起全面放开金融机构贷款利率管制,金融机构将根据商业原则自主决定贷款利率水平。9月下旬,央行继续稳步有序推进利率市场化改革:建立市场利率定价自律机制;推进贷款优惠利率的报价工作;推进同业存单发行和交易,为稳步有序推进存款利率市场化创造条件。

周小川与央行的15年“情缘”

事实上,2012年底,周小川明确表示,近期要努力完善市场利率定价的自律机制,提高金融机构的自主定价能力;做好贷款优惠利率报价,为信贷产品定价提供参考;推进同业存单发行和交易,逐步扩大金融机构债务产品市场化定价范围。中短期内,要注重培育和形成相对完善的市场利率体系,完善央行利率监管框架和利率传导机制。中期内,我们将全面实现利率市场化,完善利率市场化的宏观调控机制。

周小川与央行的15年“情缘”

可以看出,央行利率市场化的规划图已经非常清晰。

周小川在2016年中国发展论坛上的讲话中表示,中国的利率市场化应该在去年底前基本完成,所有金融机构都有权自主决定利率。当然,还有很多地方需要改进,但应该说利率市场化取得了决定性的进展。

银行业改革实现涅槃重生

利率市场化改革的前提之一是中国银行业的改革。在周小川担任央行行长的15年期间,中国银行业可以说经历了一次重生。

在周小川被任命为央行行长之初,中国银行业陷入了严重的困境,改革迫在眉睫。2003年,大型商业银行报告的不良资产率为25%,市场估计基本在35%至40%之间。

也是从今年开始,国家决定启动大型商业银行股份制改革。

2003年12月30日,国家开始向国有商业银行注资。通过中央汇金投资有限公司,中国银行和中国建设银行分别获得225亿美元的注资。

2005年6月17日,建行与美国银行签署了战略投资合作协议。这是四大国有银行首次引入海外战略投资者。

2005年10月27日,中国建设银行率先在香港上市h股。2006年6月1日,中国银行在香港h股上市。

2006年7月5日,中国银行a股回归创下了当时a股首次公开发行的多项记录。2006年10月27日,中国工商银行在香港和内地同时上市,成为全球最大的ipo。2007年9月25日,中国建设银行a股回归,三大行业银行——中国建设银行在a股相遇。2010年7月15日,中航在mainland China上市,第二天将在香港上市。迄今为止,四大国有商业银行已成功完成上市。

周小川与央行的15年“情缘”

2009年,中国金融管理机构代表中国正式加入巴塞尔银行监管委员会。

2011年11月,金融稳定委员会宣布首批29家全球具有系统重要性的金融机构,中国银行成为中国乃至新兴经济体和地区唯一入选的银行。

到目前为止,中国大型商业银行的改革已经取得了初步成效。截至2011年底,中国银行业总资产达到111.5万亿元,是2003年改革前的四倍多;银行业金融机构不良贷款余额和比例继续“双降”,不良贷款比例从2002年底的23.6%降至2011年底的1.8%。

然而,正如周小川在2012年初所说的那样,商业银行改革的重点是解决资本充足率和质量问题。“但是,我国大型商业银行的改革之路尚未完成,有必要进一步深化商业银行改革”。

坚定地将人民币改革为国际化

15年来,作为中国金融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人民币汇率改革和人民币国际化取得了巨大成就,中国人民银行行长周小川被外界称为“人民币先生”。

2015年11月30日,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批准人民币加入特别提款权货币篮子,并于2016年10月1日生效。人民币已成为继美元、欧元、英镑和日元之后第五个加入特别提款权货币篮子的货币,人民币已成为第一个被纳入特别提款权货币篮子的新兴市场货币。

时任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副总裁的朱民当时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当中国政府提出人民币“纳入篮子”时,由于不可兑换的原因,人民币不符合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要求。因此,围绕人民币如何能够满足sdr操作标准的要求,双方都制定了方案,央行需要完成一系列改革。“我们高度赞扬中央银行的领导人,因为他们有勇气进行这一改革并争取这一职位。尤其是中国国家主席周小川,一步一步地推进了这项改革。

周小川与央行的15年“情缘”

人民币汇率改革一步一步来,可以说是针对西方国家的各种质疑、人民币汇率大幅波动的风险以及各种资金的恶意攻击,进行了一场“血战”。

2005年7月21日,人民币汇率改革正式启动,浮动汇率制度正式启动。对此,周小川有一个非常生动的比喻。他说:“固定汇率就像你打仗时手中的盾牌。不管你怎么叫,我都会坚持下去;如果我坚持不下去了,影响就会产生影响。浮动汇率就像一块海绵垫。如果你想进来,我会给你一个软的。如果你进来,进来。我不会让你打我;当你想退出的时候,我会夹住你,让你在离开前脱一层皮。”

周小川与央行的15年“情缘”

2007年5月21日,央行决定将银行间即期外汇市场人民币兑美元汇率波动幅度从0.3%扩大至0.5%。

2008年4月10日,人民币兑美元中间价突破7.0大关,汇率改革以来人民币升值幅度接近20%。然而,受2008年美国金融危机的影响,人民币停止了升值;与此同时,危机爆发后,人民币开始密切关注美元。然而,在2010年6月的两年后,人民币汇率改革再次启动。同年6月19日,央行宣布重启金融危机以来冻结的汇率制度,进一步推进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改革,增强人民币汇率弹性。

周小川与央行的15年“情缘”

2012年4月14日,央行决定自4月16日起,银行间即期外汇对美元的交易价格从0.5%波动至1%,这是五年来的首次。2014年3月17日,银行间即期外汇市场人民币/美元交易价格波动幅度由1%扩大至2%,外汇指定银行为客户提供的区间为当日美元最高即期卖出价格与最低即期买入价格之差不超过当日汇率中间价,中间价由2%扩大至3%。

2014年7月2日,银行美元客户上市买卖价差管理被取消,市场供求在汇率形成中发挥了更大作用,人民币汇率弹性增加,汇率预期出现分歧,央行基本退出正常外汇干预。

周小川在2018年3月9日的新闻发布会上表示,关于人民币国际化,应该说所有应该出台的重大政策都已经出台。此外,中国正在逐步稳步推进资本项目的可兑换。可兑换后,仍有一些个别限制,将逐步稳步放开。自由化后,人民币国际化可以进一步推进。

面对“在漫长的职业生涯中有哪些难忘和遗憾的事情”这个问题,周小川说:“有太多的事情要挑。我很幸运能和你们一起在金融改革和开放中前进。”

来源:烟台新闻

标题:周小川与央行的15年“情缘”

地址:http://www.yccyxh.org/ytxw/1023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