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5559字,读完约14分钟

几天前,素不知名的黑龙江省鹤岗市,因为当地异常低廉的房价——你只需19000元就可以买到55平方米的房子,在朋友圈子里成了“热点”!换算后,每平方米单价仅为345元!

鹤岗房价低的背后,存在着许多困难,如当地经济规模不增反减,十多年来损失约10万人。事实上,像鹤岗这样的城市并不是孤立的。

值得一提的是,国家发改委近日发布的《2019年新型城镇化建设重点任务》中首次提出了“缩水城市”的概念。该文件发布后,业界对萎缩的城市做出了很多解释,其中大部分引用了同一组数据:从2007年到2016年,中国有80个城市经历了不同程度的萎缩,占12.1%。这组数据是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城市经济与公共管理学院副教授吴康的研究成果!

吴康:人口减少不等于城市收缩 城市收缩不等于城市衰败

如果吴康是研究中国城市萎缩的先驱者之一,这种说法可能并不过分。早前的一组数据“2000年至2010年间180个城市的人口在减少”,也来自吴康和他的合作者,清华大学建筑学院副教授应龙。

近日,国家商报记者在首都经济贸易大学袁波楼与吴康进行了两个小时的专访。吴康向记者解释了对城市收缩的误解,他对收缩型城市未来发展的看法,当然还有他对这些城市年轻人生活状况的看法。“城市收缩不是一个禁忌,也不能简单地将其视为一个完全负面的信号。”

问一问正在萎缩的城市,什么是人口、经济和空的多维收缩

Nbd:一般来说,当一个城市地区的常住人口在一段时间内减少时,就表示这个城市在缩小。你认为仅用人口来衡量是科学的吗?

吴康:人口是非常重要的基础。观察城市收缩,最直观的方面是人口变化。国外缩小城市的一些表征指标,首先是人口,相对容易获得。

当然,还有其他方面,如经济萧条、空市的衰落或公共设施的废弃等。最直接的表现就是缺乏人气,所以空市民的素质会下降。只有经常使用这些设施和公共空客房,才会有投资来维护它。

事实上,城市收缩的内涵远远超过了这些方面,但这种现象很容易被大众所捕捉。

Nbd:另一个定义是城市土地是否在不断扩张,但人口是不变的还是减少了?

吴康:是的,结果是城市的人口密度下降了。

中国的城市化自上而下具有强大的力量。一些城市希望扩大空的发展空间,腾出更多的土地。通常的做法是将过去的周边县由撤县建市改为县级市,再由撤县成区,即县改区,这已成为行政上推进城市化的一种重要方式。

因此,中国许多特大城市没有县,所有的县都变成了区。例如,在北京,过去的密云县、延庆县,现在被称为“区”。

由于被称为“区”,默认为市辖区,其人口被纳入“城市人口”口径。因此,这些城市的城市人口基本上等于城市人口。然而,事实上,这些郊区县的城市化水平和人口密度远远低于中心城市,因此综合统计表明,人口密度被稀释。但事实上,这不是收缩的问题,而是土地的城市化比人口的城市化更快。

从中心城市到一个地区的外围,人口密度必然会逐渐降低,土地利用的强度和效率也会降低。因此,我们提倡使用城市地区的常住人口,这是指传统的“城市地区”和与其基础设施相连的一些外围城镇(如机场),这更接近于城市的概念。

因此,对于城市收缩或萎缩城市的定义,我们目前的统计数据无法准确、科学地支持这一认定。

根据你的观点,如果你想计算北京的城市人口,你包括延庆和密云的远郊吗?

吴康:很难说北京的城区有一个明确的界限,因为它是从城市到乡镇逐渐变化的,而且城市建设统计年鉴的数据也不是很准确,所以你会发现有些年份的数据有跳跃,比如有些年份的报纸口径太大,可能会在几年内被压制,所以数据的连续性不是最好的。

国家统计局:辽宁省锦州市的数据似乎也有这个特点。2010年,约有94万人,中间年份下降到83万人,2017年上升到95万人。我不知道为什么它突然又增加了。

吴康:会有这个问题。因此,为了识别现在正在缩小的城市,我们可能需要从该方法中选择更多的数据,不仅包括人口,还包括其他维度,然后取交集。如果有一些城市在不同的数据中显示出数量下降,那么它们可以被认为是萎缩的城市。

目前,东北地区的一些城市在很多指标上都趋于下降,可以说是萎缩的城市,也接近于西方概念中的萎缩城市。

第二个问题:不断缩小的城市为什么人口下降背后会有结构性危机

Nbd:是否存在一种独特的城市收缩现象,即常住人口少于登记人口的现象?

吴康:这实际上是人口外流,因为常住人口通常会活六个月以上。事实上,这也是对城市化进程中城市收缩的一种误解。

目前,我国的出生率已经偏低,各地人口的增减主要来自人口流动。在这个前提下,如果一个盘子里有更多的A,肯定会有更少的B。例如,空农村集中化是指人口在城市化过程中从农村流向城市;包括从欠发达地区向发达地区的流动,以及从城市等级体系中的三线城市向二线城市和二线城市向一线城市的垂直流动,我认为在某种程度上它们都是一个城市化的过程,但不能称之为城市收缩。

吴康:人口减少不等于城市收缩 城市收缩不等于城市衰败

因此,有必要将这两种人口流动引起的人口增减与城市收缩区分开来,不要将城市化进程中的正常人口流动和迁移与人口收缩混为一谈。

但是正如你所说,当中小城市的人口从中小城市迁移到大城市时,他们的人口确实减少了。

吴康:一般来说,城市化是指人口从农村流向城市。中小城市向大城市的流动是否被认为是城市化仍有争议。我个人认为这也是城市化的一种表现。

国外正在萎缩的城市是什么?首先,当地已基本完成工业化,进入城市化中后期;此外,由于产业转移,人口将减少,造成经济和工业的结构性危机;还有老龄化导致的结构性危机。

因此,一旦人口减少就不叫收缩,而是因为人口减少背后存在结构性危机。

从这个角度来看,中国东北的一些城市可能接近这种情况。改革开放前,东北地区的城市化和工业化水平相对成熟,但在工业化后期,其产业升级跟不上步伐,体制机制改革滞后,陷入转型危机,就业机会少,收入相对较低,因此东北许多城乡存在人口外流问题。

因此,我们对城市收缩的观察应该从人口的增减变化到城市背后的故事。

Nbd:这些正在缩小的城市能复兴吗?

吴康:目前,世界上城市萎缩的案例不多,转型尤为成功。城市发展具有路径依赖和惯性,这是非常微妙的,内部和外部因素重叠,非常复杂和高度不确定。成功的城市可以总结出10000个成功的理由,但如果这10000个理由被移植到其他城市,如果找不到它们,它们肯定会成功。

关于城市萎缩的三个问题,哪些产业结构单一的城市容易萎缩

Nbd:很多文章都引用了你的研究成果,关于“中国80个城市在2007年到2016年收缩”。你有最新的数据吗?

吴康:当时用的是《城市建设统计年鉴》的数据,可能不太准确。一些数据可能有一些波动。

媒体报道的数据有些偏差。事实上,80个城市包括24个地级市和56个县级市。此外,在663个已建成的城市中,人口减少了约12%;为了消除口径上的一些波动,人口在十年中下降了三年多或者连续三年下降,所以我们可以把它算作一个正在缩小的城市。

在过去的五六年里,发生了一些新的变化。过去,许多传统人口从“大家庭”中流出,但现在人口又回来了。

近年来,随着国家新的城市化政策,特别是在中西部地区培育城市群和国家中心城市,郑州、成都和武汉等城市成功吸收和转移了周边人口。过去,许多人长途跋涉,如从四川搬到广东、江苏和浙江。现在他可能直接去成都。

因此,对城市收缩的识别不能只关注人口数字的变化,因为许多人口的增减不是结构性危机造成的,有的是城市化造成的,有的是统计口径造成的,有的是分区调整造成的,需要区别对待。

Nbd:最典型的是在中国东北?

吴康:是的,还有东南沿海,广东,江苏和浙江省。过去,许多制造业发达的城市吸收了中西部地区的大量劳动力。近10年来,由于产业升级,许多污染和耗能企业已经迁出,这些企业的劳动力已经离开,因此在未来几年内人口将会明显下降。这种情况在浙江义乌和绍兴柯桥都存在。

此外,珠江三角洲和长江三角洲近年来一直在推动“机器替代”,劳动力的释放也将对城市人口变化产生影响。当我们在义乌考察时,全球化、贸易摩擦和电子商务的发展都会对它们产生影响。原因很复杂,很多钱。

Nbd:你的研究中有什么令人印象深刻的故事或细节吗?

吴康:我们去了黑龙江的伊春,那是一个典型的缩水城市。

伊春过去主要依靠林业采伐和加工,产业结构相对简单。后来,限制伐木对城市发展产生了巨大影响。还有以印染业为主的绍兴柯桥。环境整治后,对人群也有一定的影响。

地理环境对城市发展有很大影响。过去,有人说“依山吃饭,依水吃饭”。如果一些城市原本依赖的东西消失了,没有新的东西来取代它,它们可能真的会衰落。

如果一个城市的产业结构是多元化的,并且向四面八方发展,那么它抵御风险的能力在危机时刻会更强,东方不会比西方更亮,它很快就会复苏。义乌之所以是这样,是因为它是一个工贸城市,产业类型相对多样化,人口回流较快。

关于缩小城市的四个问题,如何看待缩小并不是一个完全的负面效应

Nbd:很多人认为城市收缩是件坏事,认为人口多是城市发展的后发优势。你认为这是一个负面信号吗?

吴康:我更倾向于认为它是中性的,这不同于我们所说的衰落。

每个城市都应该根据其地理环境确定其主要功能。如果地处生态脆弱地区,资源环境承载能力差,可能不适合承载大量人口,首要任务是保护生态。

对于城市的主要功能区,有必要了解现状,并进行分类指导。如果你在一个优化的开发区,你应该把重点放在提高超大城市的技术创新能力、就业弹性和公共服务承载能力上;在重点开发区的中等城市,要加强地方特色和品质的挖掘和建设,提升城市绿色生态水平,实现精致成长;在主要的农产品集镇(000061,诊断单元)区域,可以采用智能收缩,而关键生态区所在的广大村庄可以精确升级。

吴康:人口减少不等于城市收缩 城市收缩不等于城市衰败

事实上,收缩不一定是件坏事。当我们去义乌做调查时,一些当地人(603883,临床单位)报告说人少了,但他们觉得城市更有秩序了。

在未来,这种观点将逐渐被逆转。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的文件至少在国家一级已经表明了这一点。不断缩小的中小城市不应该做增量工作。相反,他们应该更多地考虑市民的感受,建设高质量的绿色基础设施,关注他们的幸福。各级地方政府都应该意识到这个问题。

Nbd:根据你的观察,是否有城市已经收缩但仍在盲目扩张,并导致了一些负面情况?

吴康:这种情况以前很普遍,但近年来相对好一些。早年,许多城市从事大规模的基础设施建设,出现了一些“鬼城式”的大规模新城开发;包括四线城市的许多高铁新城开发,许多资源被浪费了。当然,这不能说是一个非常消极的例子,主要是一些案例。计划是理想的,但实际效果没有达到。

Nbd:你对“缩小城市和扩大规划”的现象有什么看法?

吴康:这也是一个悖论:一方面,人少了,但规划仍在扩大人口,增加了土地。我们现在不能再这样下去了。国家对大规模基础设施建设也持谨慎态度,对地方发展的审批将更加严格。

Nbd:如果你不能继续,你只能走聪明的收缩之路。

吴康:我不是这个意思,但我们不能盲目地根据人口的实际情况进行增量规划。尤其是许多中小城市人口没有增长势头,所以注重质量比注重质量要好,但如果不注重质量,就必须减少数量,这不是非此即彼的关系。

过去,我们曾经注重数量的扩大,但现在我们应该转向质量的提高,更多地关注城市居民的幸福,如就业和收入的提高。这是一种理念,或者说是规划逻辑价值取向的变化。

关于缩小城市的五个问题如何振兴老城,避免建设新的低效新城

Nbd:未来一些城市会急剧萎缩吗?

吴康:中国城镇化的宏观政策和顶层设计都比较科学,学者们的研究和政策反应基本上是及时的。我认为急剧收缩的可能性非常小。事实上,中国的城市收缩并不明显,而且大部分都是局部收缩。甚至中国东北的一些城市和农村地区也不像西方城市那样夸张。

Nbd:你对部分收缩的城市和年轻人之间的关系有什么看法?

吴康:年轻人可能会觉得就业渠道少了,所以他们当中会有更多的自由职业者,比如,有很多网络红点和颤音主播。

例如,一种解释是,在改革开放之前,东北地区的城市化水平相对较高,独生子女的比例也最高。因此,家庭会在孩子身上投入更多,包括艺术,许多孩子选择学习艺术,包括参加选秀,从而形成了独特的“召唤小麦文化”。这些文化意象可能与不断缩小的城市有关,但它们不是因果关系,而是一种关联。

Nbd:你如何看待年轻人把大量老年人留在日益缩小的城市的问题?

吴康:事实上,我认为老龄化不仅仅是城市萎缩的问题。中国没有典型的老龄化危机导致的城市收缩,但大部分表现在产业结构上。

中国很多城市都面临老龄化问题,比如北京、上海、深圳等城市,因为每年都有大量的工作岗位吸引外地的年轻人,所以城市更有活力。而且那些人口相对稳定,甚至还有一些下降的地方。如果年轻人再次离开,没有新的力量加入,就会有很多老年人。

国家统计局:这样的城市会成为国家的负担吗?

吴康:这应该迫使城市公共服务设施的建设和公共空客房的发展更有针对性。例如,有必要考虑谁是城市空房间和设施的用户。如果主要是老年人,就必须满足老年人的需求。

例如,老年人一般不开车旅行,他们都乘坐公共交通工具;老年人也喜欢在大的开放式空房间里散步,这是应该考虑的。

Nbd:回归文件本身,提到缩小的中小城市应该减肥强身,改变惯性增量规划思维,严格控制增量,盘活存量。在你看来,如何减肥?如何变得坚强?

吴康:大多数中小城市只有一个中心,而正在萎缩的中小城市不具备发展多中心的条件。因此,这些中小城市不适合大规模的新城开发,因为这样会效率低下,缺乏人气。

不断缩小的中小城市可能仍然想要回归的主城区,因为主城区是在几十年甚至几百年后形成的,而老城区在教育资源和公共服务设施方面更加完善。与其花费大量资金在主城区之外建设低效的新城镇或副中心,还不如重振老城的存量。

来源:烟台新闻

标题:吴康:人口减少不等于城市收缩 城市收缩不等于城市衰败

地址:http://www.yccyxh.org/ytxw/698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