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948字,读完约2分钟

手足口病是由肠道病毒引起的,多发于儿童的传染病,近年来在世界各国广泛流行。 临床上由于口腔内、手、足部等部位发生疱疹,因此得到了这个病名。 也是儿童常见的疱疹性疾病之一。 全年都可以发病,但3~11月多见,6~8月是高峰期。 该病传递速度极高,传递范围极广,发病年龄从4个月的婴儿到30岁的成人,但3岁以下的婴幼儿发病率最高。 这种病有周期性流行的规律,通常每23年流行一次。 我国近十年来发生了两次大流行。

热点:手足口病的治疗做法

中药治疗手足口病最有效,通常内服药和口腔涂药组合,无并发症者1周左右预后良好。 也可以用抗病毒药治疗。 定时给患儿用温水漱口。 禁食冷食或辛辣食物,不要喂咸食物,不要引起疼痛拒绝食物。 饮食容易消化,吃清淡、软、热的饭,喝很多温水。 必须给患儿充分的休息保证患儿衣服的清洁,不要感染皮疹。 本人辨证治疗本病多例,效果良好。

热点:手足口病的治疗做法

治疗方法

急性发作期手、脚、口腔粘膜充满疱疹或溃疡,疼痛、发热干燥,舌红、苔白或黄,指纹证是外感时的邪病毒,脾胃丰富的眼泪是眼窝郁蒸引起的,清热泻 药物组成:金银花、蒲公英、黄芩各10克、连翘9克、野菊、赤芍大青叶各12克、石膏15~30克。 兼有高烧和动静风者,加羚角、蝉蜕皮。 兼心米的炽盛者,共同引导红散。 如果大便秘结者将黄、生地黄拜仁增大,则阴虚者加麦冬,知母风热犯肺兼者加桑叶、苦杏仁。 每天一剂,水煎分两次服用。

热点:手足口病的治疗做法

恢复期退烧或微热。 疱疹逐渐消失,胃不服等,这是余邪无穷,治疗应该处理脾助运,兼有清化。 外方:谷芽、生意拜仁各15克、蝉蜕皮6克、钩藤、淡竹叶各9克、甘草5克。 每天一剂,水煎分两次服用。

虽然没有特别记载本病的中药古籍,但根据本病的症状和特征,属于中医的“温病”、“湿温”、“时疫”等范畴,是实证、热证,治疗方法是疏风清热。 本人在临床上注意本病,除了手、脚、口皮疹外,还兼有发烧、口臭、唾液、拒绝进食、烦躁、便秘的联系或不良情况、舌红、苔黄、脉滑数或指纹紫滞等症状和体征。 外感时邪病毒,内有脾胃丰富的发烧,故多治疗清热泻脾、解毒凉血。 急性期间自拟处方清热泻脾饮用。 本方有清热解毒、凉血透疹、燥湿除烦的工作。 本方应在病中观察即刻,防止苦寒易伤脾胃,即退烧,皮疹缩小,其他兼病缓解时使用理脾助运和清化之药,祛邪不伤正。  

来源:烟台新闻

标题:热点:手足口病的治疗做法

地址:http://www.yccyxh.org/ytxw/1468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