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2316字,读完约6分钟

始于2014年的“人口战争”最近发生了一些变化:

首先,北京和上海这两个从不缺乏人才、甚至想吸纳人才的超级城市最近加入了“抢夺战”;

二是二线城市的人才竞争“白热化”,人才教育的门槛已经下降到高校和技师,年龄门槛已经下降到50岁;

三是设立人才定居公共账户,放宽依靠定居的门槛(夫妻、子女、老人);

第四,社会保障和纳税范围(一般不少于5年)不断扩大,移民定居门槛降低,租房政策逐步落地。

目前,我国高等职业教育乃至大学教育基本覆盖适龄人口,人才引进和安置门槛的放宽也意味着“抢夺人才”已经转变为“抢夺人口”。

毫无疑问,人才非常重要。过去,收集世界各地的智力资本和人才一直受到城市管理者的重视,但“人才大战”如此激烈,甚至演变成“人口抢夺”,还是第一次。那么,当前人口“战役”全面爆发的原因是什么呢?

作者认为,首先,“人的因素”对城市和区域发展的重要性是过去无法比拟的。过去,人口往往被视为一种负担,但现在,随着城市化的推进,社会保障覆盖城乡地区,道路、物流和通信等基础设施相互连接,互联网的普及拓宽了视野,城乡居民分享城市化和工业化红利的愿望比以往任何时候都强烈。同时,消费观念更新,信用消费普及。

李宇嘉:从人口“争夺”看城市竞争新格局

特别是,现在城乡居民愿意在优生优育、抚养孩子、教育孩子、改善生活条件、旅游观光和赡养老人方面花钱。因此,有了人口,就会有家庭和消费,人口就会“扎根”在城市。无论是家庭生活消费、教育消费、住房消费、医疗保健等等。,它是有着长流水的城市的增量产值和税收贡献。人口集聚和消费增长将带动市政设施、基础设施和房地产(包括增量住房、旧城改造等)等固定资产投资的增长。)。此外,移民人口的教育背景越高,综合贡献越大,这是各地重视人才和人口的主要原因。

李宇嘉:从人口“争夺”看城市竞争新格局

其次,自1998年“房改”以来,房地产的市场化和城市化一直在快速推进,但房地产的市场化速度一直快于城市化,城市范围迅速扩大,新区建起了许多新城镇,但人口流动缓慢。从2000年到2011年,中国城市建成区面积增长了76.4%,远远高于城市人口50.5%的增长率。目前,计划在县级或县级以上建设3500多个新城镇和新区,计划人口34亿,可容纳近一半的世界人口。2014年后,随着空的人口流动和房地产市场,国家政策转向"人口城市化",并控制城市扩张和"土地城市化",地方政府开始在已建成的城市空引入人口。

李宇嘉:从人口“争夺”看城市竞争新格局

最近,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发布了《关于落实2018年推进新型城镇化重点任务的通知》,明确提出了“人、地、钱三结合”的政策,即上级转移支付和新增建设用地指标与落户人口挂钩,落户人口越多,财政转移支付和新增土地越多。自2014年以来,为了遏制地方“土地城市化”和地方债务,大城市划定了边界,并严格控制新的建设用地。

李宇嘉:从人口“争夺”看城市竞争新格局

近日,国土资源部受理了2018年建设用地申报,并提出“省级国土部门根据2014-2016年城市平均土地供应率,对城市新增建设用地规模进行审核。”近年来,大城市的土地供应完成率一般在40%到60%之间。为了获得超出目标的新的土地供应,各地只能依靠增加注册人口。

更重要的是,中国的人口状况发生了逆转,流动人口和劳动人口都有所下降。根据国家统计局的数据,2015年全国流动人口首次减少,从2014年的2.52亿减少到2015年的2.47亿,减少了约500万,2016年进一步减少了200多万,减少到2.45亿。截至2016年,中国劳动年龄人口(16-65岁)比2011年减少了约3,325万人,平均每年减少600多万人。此外,老龄化和新增人口的急剧下降削弱了两端不断下降的人口基数。

李宇嘉:从人口“争夺”看城市竞争新格局

此外,近年来,互联网、高铁、轨道和基础设施已经相互连接,依赖外部需求的发展模式已经让位于国内需求。人口和物质流动的成本降低了,便利性提高了,工业迁移和新工业引进变得顺利。

这就是为什么近年来,高铁节点城市和人口大省的核心城市在人口增长、经济增长、产业布局和城市面貌方面都比北京、上海、广州和深圳等一线城市有所改善。尤其是近年来,房价和房租迅速上涨,使得北京、上海和广州的人口更难扎根,生活成本也有所上升。北京、上海和广州等特大城市的相对竞争力已经下降。

另外,在互联网和内需兴起的新时代,在新经济和消费成为增长引擎的前提下,与过去相比,那些掌管政治的人更注重高层次人才,而现在普通人才和创新思维更为重要,这就需要大规模的人口聚集来激活沟通。

人口增长率在下降,红利人口在减少。对于大城市来说,聚集人口与人才的竞争是一场“零和游戏”,这就是为什么“人才大战”如此激烈,演变成“人口抢夺”。

当然,对于北京和上海来说,到2035年,常住人口将分别控制在2300万和2500万左右,而在未来几年,每年新增户籍指标将只有15万左右。在“减量发展”的导向下,考虑增量指标和现有注册人口的积分指标,剩余的稀缺指标只能给予高层次人才。因此,北京和上海的常住人口减少是不可避免的。对于其他城市来说,一方面要吸收北京、上海的外流人口,另一方面要吸收本省的流动人口和外省的外流人口,特别是全国的大学毕业生。

李宇嘉:从人口“争夺”看城市竞争新格局

根据数据,深圳、广州、杭州、成都、武汉等。在2017年永久人口增长中名列前茅。由此可见,吸引更多人的并不是一个房价较低的城市,而是取决于就业机会、定居门槛、产业发展等因素。对于深圳和广州来说,因为有更多的就业机会和更低的定居门槛,他们吸引了更多的人和人才。杭州、成都、武汉等。近年来,不仅产业升级迅速,而且成为国家中心城市、高速铁路枢纽和节点城市。与一线城市相比,他们的房价不是很高。当然,定居和住房等优惠政策越大,流入的人才和人口就越多。因此,城市之间的“抢人战争”将在未来继续上演,并变得越来越激烈。

来源:烟台新闻

标题:李宇嘉:从人口“争夺”看城市竞争新格局

地址:http://www.yccyxh.org/ytxw/9643.html